一、课程性质和特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特征。该课程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授课计划
序号
|
授课章节与内容摘要(含理论课、实践课等)
|
时数
|
备注
|
1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
8
|
|
2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4
|
|
3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6
|
|
4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4
|
|
5
|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
4
|
|
6
|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
4
|
|
7
|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
6
|
|
8
|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
12
|
|
9
|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
6
|
|
10
|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
4
|
|
11
|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
4
|
|
12
|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
2
|
|
三、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加深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认识。
2、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准确掌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质。
3、使学生了解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趋势,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正确理解我国的内政外交等基本国策和党的方针政策,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决心,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能力目标:
1、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2、具备运用马克思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
1、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3、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较强的理性思维。
4、具有创新意识。
四、学习方法
要学好本课程,建议参照下列方法:
1、要掌握基本理论,感受理论魅力。本课程重点简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伟大意义,重点介绍当代中国内政外交重大方针政策,理论性极强,只有全面掌握了基本理论,将教材上理论知识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把理论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分析、理解,感受理论的魅力,才能把握好这些重点内容,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
2、要关注社会民生,关注国情世情,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知、理解、验证理论知识,增强自己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要养成阅读经典着作和党的重要文献的良好习惯。经典着作和党的主要文献是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文献基础,有助于加深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的理解。
4、要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本门课程内容博大精深,同学们应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自主学习,做到勤学、善思,努力构建比较全面的知识体系。
五、学习途径
要学好本课程,建议参照下列途径:
1、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伟大意义,重点介绍当代中国内政外交重大方针政策,应通过课堂教学全面掌握基本理论。
2、利用网络教学进行自主学习。3、以实践教学为拓展方式。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知、理解、验证理论知识,并增强自己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以课外学习进行学思结合。本课程理论性极强,必须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与当今时代背景相结合,把理论放到具体历史背景中去分析和理解。
5、以经典文献阅读进行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