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7日上午,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1教238教室座无虚席。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郝大江,以“新质生产力与海南自贸港建设—— 理论・挑战・路径” 为专题,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兼职教师和200余名学生代表带来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学术盛宴。
郝教授深入剖析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溯源与内涵,并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基础与条件进行了梳理。他指出海南自贸港建设面临巨大挑战,破局之道在于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一方面,要在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变迁中捕捉海南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新机遇;另一方面,要在解决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痛点中确定机遇。面对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态势,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对跨境贸易数字化转型、国际旅游消费创新升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建等战略需求,郝教授从培育复合型人才的视角,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以专业知识为帆,以创新实践为桨”的殷切期望,希望青年大学生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大潮中能挺膺担当,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整场讲座中,郝教授以详实的数据、丰富的案例将复杂理论深入浅出地呈现。师生们纷纷表示,此次学习不仅深化了对新质生产力理论的认知,更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视角,对学院融入自贸港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专家简介:
郝大江,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海南省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海南省“515人才工程”人选,省级重点专业后备带头人,省级重点学科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兼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
先后获得省级归国留学人员报国奖、省级教学新秀奖、省级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等各级各类项目7项。先后在《经济日报》《经济学家》《财经研究》《经济评论》等报刊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英文论文13篇,CSSCI检索16篇,1篇论文被评为年度最有影响的20篇经济学论文之一,多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2部。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省社科联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多项成果被政府职能部门采纳实施。
编辑 初审:孙雪丽
复审:栾忠恒
终审:马桂琴